此外,老北京城的宅子有“東富西貴”、“北貧南賤”之分,東西城的房子院落普遍比南城北城好。而清朝時期,漢人不能在內(nèi)城定居,城南成了進京趕考的舉子和 文人墨客居住的場所,老北京的會館絕大多數(shù)都集中在宣武區(qū)。民國以來,當年住在豪宅大院的王爺和官宦的后代,紛紛賣房租房,以維持生計,所以,他們住過的 宅子,成了名人或買或租的住所。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分三類:一類是中國當代革命史上名人住過的宅院。另一類是近代和當代的文化名人居住過,有的在此去世的 房子。第三類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的宅子。這個名兒就復(fù)雜點了,名人有好名兒也有壞名兒,但總歸說他是名人,如李蓮英、段祺瑞、張作霖等,用現(xiàn)在的“中性”詞 兒說,這些人都屬“歷史人物”,或者說是“歷史名人”。如李蓮英雖然是形象并不好的太監(jiān),可是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的作用卻不能小視,所以他的名字婦孺皆知。
目前,北京的名人故居,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兩處: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
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1處:魯迅故居、毛澤東故居、李大釗故居、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地、朱彝尊故居(順德會館)、康有為故居、梅蘭芳故居、程硯秋故居、齊白石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
名人故居的確定
說起來,名人故居真是比較復(fù)雜。首先是有的名人不僅在一個地方住過,到底哪處應(yīng)算故居,很難說。如李大釗生前在北京居住過的地方有五處,魯迅在北京住過的有四處,老舍在北京住過的有十處。是不是凡是名人住過的地方都要算作故居呢?
從目前確認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名人故居來看,主要是以歷史、文化、政治、住宅狀況等因素來作依據(jù)的。東城區(qū)東堂子胡同75號是蔡元培故居。蔡元培1890 年中進士,以后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被人們稱為“學(xué)界泰斗”,官職也不低,但他非常儉樸,在北京任職多年,竟沒置房,一直是租房住。他先后在西 城、宣武、東城住過,僅惟獨把東堂子胡同75號確定為他的故居,是因為他住在這個院時,恰值“五四”運動爆發(fā)。由于這是租住的房子,當年是東西各三進院的 大宅門,后來分成了兩個院子,蔡元培住過的幾間房又接出來一間小房,但結(jié)構(gòu)總算沒大動,現(xiàn)為十幾戶居民住的大雜院。1984年它被公布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 位。2000年東堂子胡同西口拆遷改造,此宅經(jīng)政協(xié)委員建議保留了下來。
又如齊白石故居,最早定在東城區(qū)南鑼鼓巷內(nèi)的雨兒胡同13 號院。此宅原是清朝內(nèi)務(wù)府一個總管大臣的私宅,因他建宅子用了建皇宮的料,而且宅子的建筑形制又超越了等級,因此受到了參劾。此后,這個宅子就被分成幾個 部分出售了。13號院只是原宅的一部分,解放后被文化部買了下來,其中幾間即由齊白石先生居住。后來齊白石住的房子被辟為故居和紀念館,“文革”期間紀念 館被撤銷,1986年這里又被公布為東城區(qū)文物保護單位。
齊白石早年先后在北京住過幾個地方,如城南的龍泉寺,宣武門內(nèi)的石燈庵等 處。但他居住時間最長的是西城區(qū)辟才胡同內(nèi)的跨車胡同13號院。從他50歲直到逝世,一直住在這個小院。這里不但是他的私人房產(chǎn),而且他在此居住期間,創(chuàng) 作了大量的藝術(shù)作品,并在此接待過許多國內(nèi)外知名人士和藝術(shù)家。把此宅定為他的故居,才是無可爭議的。
類似的情況還有老舍故居,據(jù)舒乙說,老舍先生在北京居住過的地方有十處,工作和接觸過的地方更多。但最能反映他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地方是小楊家胡同和富強胡同,因此把前者定為老舍舊居,把后者定為故居,是比較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