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建筑屋頂樣式豐富,變化多端,但總離不開幾種基本的樣式,我把這幾種基本的頂叫做“基本頂”,包括:硬山頂、懸山頂、歇山頂、攢尖頂、廡殿頂以及平頂。其中,普通四合院中使用的有硬山頂、懸山頂以及平頂。
硬山和懸山頂都是兩坡頂。硬山的山墻上不露出木檁,即所謂要“封山下檐”。懸山又叫“挑山”或“廈兩頭”,其特點是露出山墻外,即所謂“出稍”,懸山屋頂一直延伸到山墻以外。四合院房屋一般都是硬山頂,垂花門采用懸山頂?shù)臉邮健?/p>
廡殿是四坡頂,前后坡兩側(cè)的坡面叫“撒頭”。廡殿頂又叫“四阿頂”,俗稱“五脊殿”。歇山頂俗稱“九脊殿”。假如有一個硬山或懸山建筑,取其山尖以上的部分,再向四周伸出屋檐,就是歇山形式。歇山的兩側(cè)坡面也叫“撒頭”,歇山的山尖部分也稱為“小紅山”。這兩種都屬于高等建筑屋頂,具有一定的等級限制。
平頂又叫平臺房,由于這種平頂不是用瓦復(fù)蓋的,所以俗稱“灰平臺”,灰平臺雖然不“起脊”,但為便于排水,屋面也有些坡度,向一個方向排水的叫“一出水”,向前檐方向“一出水”的俗稱“浸頭拍子”。一般來說廂耳房很多用的就是平頂。
屋頂?shù)南嗷ソM合,可產(chǎn)生多種屋頂樣式,如兩個或三個硬、懸山屋頂前后連在一起,可組成“勾連搭”,兩個屋頂勾連搭又叫做“一殿一卷”。向上挑起,就變成了“盔頂”。把兩個矩形屋頂橫穿在一起,就組成了“十字頂?shù)鹊取?/p>
在習(xí)慣上,古代匠師把平面投影為長方形,屋頂為硬山,懸山,廡殿或歇山做法的建筑叫“正式建筑”,而把其他形式的都籠統(tǒng)的稱為“雜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