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法古代最早的紀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紀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數(shù)計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漢武帝時開始用年號紀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這兩種紀年法是古代學(xué)者所用的傳統(tǒng)紀年法。戰(zhàn)國時代,占星家還根據(jù)天象紀年,有所謂歲星紀年法、太歲紀年法。后世還有干支紀年法。下面分別敘述。
a. 歲星紀年法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由西向東命名為星紀、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認為歲星(木星)由西向東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行經(jīng)一次星次。假如某年歲運行到星紀范圍,這一年就記為“歲在星紀”,第二年歲運星運行到玄枵范圍,就紀為“歲在玄枵”,其余由此類推,十二年周而復(fù)始?!蹲髠鳌废骞昀镉?ldquo;歲在降婁”,《國語·晉語四》有“君之行也,歲在大火”,就是用歲星紀年的例子。
事實上歲星并不是12年繞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動的范圍比一個星次稍微多一點,漸積至86年,便會多走一個星次,這種情況叫“超辰”
b.太歲紀年法古人有所謂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對照如下表:
十二次 十二辰1.星紀 丑2.玄枵 子3.諏訾 亥4.降婁 戌5.大梁 酉6.實沈 申7.鶉首 未8.鶉火 午9.鶉尾 巳10.壽星 辰11.大火 卯12.析木 寅歲星由西向東的運行,和人們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歲星紀年法在實際生活中應(yīng)用起來很不方便。為此,古代的天文學(xué)家便設(shè)想出一個假歲星叫“太歲”,讓它和真歲星“背道而馳,這樣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順序相一致,并用它來紀年。太歲是《漢書·天文志》的叫法,《史記·天官書》叫歲陰,《淮南子·天文訓(xùn)》叫太陰。根據(jù)《漢書·天文志》記載的戰(zhàn)國時天象記錄,某年歲星在星紀,太歲便運行到析木(寅),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寅”,第二年歲星運行到玄枵,太歲便運行到大火(卯),這一年就是“太歲在卯”
此外古人還為“太歲在寅”、“太歲在卯”等12個年份取了專門名稱,如攝提格、單閼等,對應(yīng)如下表:
太歲年名 太歲位置 歲星位置攝提格 寅(析木) 星紀(丑)單閼 卯(大火) 玄枵(子)執(zhí)徐 辰(壽星) 諏訾(亥)大荒落 巳(鶉尾) 降婁(戌)敦牂 午(鶉火) 大梁(酉)協(xié)洽 未(鶉首) 實沈(申)涒灘 申(實沈) 鶉首(未)作噩 酉(大梁) 鶉火(午)閹茂 戌(降婁) 鶉尾(巳)大淵獻 亥(諏訾) 壽星(辰)困敦 子(玄枵) 大火(卯)赤奮若 丑(星紀) 析木(寅)單閼音chan2 yan1, 執(zhí)徐音zhi2 chu2 牂音zang1 涒音tun1屈原《離騷》中有“攝提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認為這里的攝提是太歲年名里的攝提格,孟陬指夏歷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但要注意,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紀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歲在寅(析木)之年。
大概在西漢年間,歷法家又取了閼逢、旃蒙等十外名稱,叫做歲陽,依次和上述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組成六十個年名,以閼逢攝提格為第一年,旃蒙單閼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復(fù)始。這種紀年法自西漢太初元年就開始使用了。
《爾雅》記載十個歲陽和十干對應(yīng),列表如下:
歲陽 十干閼逢 甲旃蒙 乙柔兆 丙強圉 丁著雍 戊屠維 己上章 庚重光 辛玄黓 壬昭陽 癸旃音zhan1 黓音yi4太歲與十二辰的對應(yīng)如下:
太歲年名 十二辰攝提格 寅單閼 卯執(zhí)徐 辰大荒落 巳敦牂 午協(xié)洽 未涒灘 申作噩 酉閹茂 戌大淵獻 亥困敦 子赤奮若 丑有時這些年名可用干支來表示,閼逢攝提格為甲寅年,旃蒙單閼為已卯年。創(chuàng)制這些名字是為了表示歲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來發(fā)現(xiàn)歲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個星次,所以就廢而不用,而改用干支紀年了。但后人還有用這些古年名的,是根據(jù)當(dāng)年的干支來對照的,已經(jīng)失去了這些年名的本來意義了。如司馬光《資治通鑒》176卷《陳紀》十下注:“起閼蒙執(zhí)徐,盡著雍涒灘,凡五年”,這是說從甲辰到戊申共五年。
c.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復(fù)始,據(jù)說最早應(yīng)用于西漢,到了東漢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干支紀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書記載西漢以前的干支紀年,是后人推算出來的。
七、三正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所謂夏歷、殷歷和周歷,三者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歲首的不同,所以又稱“三正”。周歷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殷歷以建丑之月(即夏歷的十二月),夏歷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說的陰歷正月)。周歷比殷歷早一月,比夏歷早兩個月。由于三正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下表是三歷季節(jié)與月份的對應(yīng):
月建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周歷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季節(jié)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 冬殷歷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季節(jié)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 冬夏歷 十一 十二 正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季節(jié) 冬 冬 春 春 春 夏 夏 夏 秋 秋 秋 冬三正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不同地區(qū)所使用的不同的歷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先秦古籍里所以紀時的歷日制度并不統(tǒng)一。《春秋》或《孟子》多用周歷,《楚辭》和《呂氏春秋》用夏歷?!对娊?jīng)》要看具體詩篇,如《小雅·四月》用夏歷,《豳風(fēng)·七月》周歷和夏月并用。
《左傳成公八年》記載“二月無冰”,史官把這一罕見的天象載入史冊,很顯然這個二月指的是周歷二月即夏歷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歷二月,則已經(jīng)是“東風(fēng)解凍”,用不著大書特書。又如《莊公七年》說“秋,大水,無麥苗”,這也是指周歷,周歷秋季相當(dāng)于夏歷的五六月,晚收的麥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沖殺”,如果是夏歷秋季,就不可解了。
同樣的理由《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的秋陽是指夏歷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實,在《春秋》和《左傳》所記月的時月常有出入,同屬《左傳》的記時也有差異。《春秋隱公六年》說“冬,宋人取長葛”,《左傳》說“冬,宋人取長葛”;《春秋父僖公五年》說“春,晉侯殺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傳》被記在僖公四年十二月,這說明《左傳》依據(jù)的史料有用夏歷的。
在戰(zhàn)國秦漢之際有所謂“三正論”,認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輪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于天。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歷的十月)為歲首,但夏正比較適合農(nóng)事季節(jié),所以并不稱十月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端月”),不改正月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漢初沿襲秦制?!妒酚?middot;魏其武安侯列傳》載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殺灌夫,十二月晦殺魏其,接著說“其春,武安侯病”司馬遷不說“明春”而說其春,就是因為以十月為歲首,當(dāng)年的春天在當(dāng)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緣故。
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此后大約二千年間,除了王莽和魏明帝時一度改用殷正,武則天和唐肅宗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的是夏正到結(jié)尾處了,回答開頭那個問題,中國歷法和西方歷法最大的不同在哪?西方歷法就是XXXX年XX月XX日,清一色的數(shù)字,毫無意義。這和西方人對時間的理解有關(guān),他們的時間和空間是分開的,他們認為時間就是順著來,毫無波瀾,沒有意義??墒侵袊说臅r間觀念和他們完全不一樣。中國最早的代表天地萬物的詞“宇宙”,其中“宇”就是天地四方。“宙”就是古今所有時間。不過現(xiàn)在的宇宙已經(jīng)隨著西方的意思來了,只代表空間。這點我很氣憤,很想把編寫小學(xué)語文課本那老家伙揪出來抽一頓。悖祖忘宗!言歸正傳,中國的時間和空間是一體的??臻g有東南西北,有方位上下,時間也有。比如說“寅卯辰”,方位上代表東方,時間上就代表寅年,寅月(也就是正月),寅日,寅時,(唐伯虎就是這個時候出生的)東方和正月都是一類的東西。大家一定要樹立這么一個觀念,就是時間也是有特點的,也是可以歸類的,時間是有意義的,時間不是一串?dāng)?shù)字那么簡單的。每段時間具體什么意思呢?
老祖宗已經(jīng)給我們總結(jié)好了,就是干支幾年法。把時間貼上標簽,和東方西方一樣,時間也有東方和西方。但是你說時間哪邊是東,哪邊是西,哪邊是上呢?看看代表那個時間的天干地支就可以了。所以之前我說確定第一個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的人是高手中的高手呢,那位圣人對時間的理解相當(dāng)?shù)纳?,他就有能力有信心把時間貼上標簽,然后告訴子孫后代,你們就按照這個標簽來認識時間。高手啊?。~空間有冷熱,有高矮,有水,有火,時間也有,只是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而已。大家一定要有這個觀念。中國的易學(xué)很多分支都是用來做預(yù)測的。為什么能夠預(yù)測?歸根結(jié)底就是時間是有意義的。普通人看不出來,我也看不出來,但是有幸的是老祖宗已經(jīng)都留給我們現(xiàn)成的了,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有兩個:1.雖然不懂,但是可以拿來用。2.修煉,提高悟性,比如坐禪啊這些修煉的手段,來更深入的理解時間,空間,以及宇宙間的無上真理。(鼓掌~)我對于國學(xué),正在學(xué)習(xí)階段,欲結(jié)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進步,我的QQ: 303236001,e-mail: lg91374286@gmail.com。加QQ的朋友在身份驗證的時候請按諸葛武侯的九宮八卦順時針排列九個數(shù)字,離宮為首。也許你在想“不用這么夸張吧!”,哈哈,玩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