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窗,中國古建筑上的一雙眼睛。對中國人來說,窗是一個畫框,花園永遠(yuǎn)在它外頭。每一個漏窗都是一卷畫一首詩,靜靜地暈染開來,像是無需美顏的相機(jī),隨意一框,便是滿園詩意。四合院布景的時候,也經(jīng)常用到漏窗,位置通常是在垂花門的兩側(cè)。
漏窗,俗稱花墻頭、花墻洞、漏花窗、花窗,外為不封閉的空窗,窗洞內(nèi)裝飾著各種漏空圖案。透過漏窗可隱約看到窗外景物,形式多樣,位置靈活,使呆板的墻壁充滿生動氣息,使游人在穿過長廊的時候能夠跟著漏窗的變化看到不同的景色,產(chǎn)生動觀的意境。
漏窗,不僅使墻面產(chǎn)生虛實(shí)的變化,而且使兩側(cè)相鄰空間似隔非隔,景物若隱若現(xiàn),富于層次,具有“避外隱內(nèi)”的意味。若是用于面積小的園林,可以免除小空間的閉塞感,增加空間層次,做到小中見大。
漏窗大多設(shè)置在園林內(nèi)部的分隔墻面上,以長廊和半通透的庭院為多。透過漏窗,光影迷離斑駁,可望而不可即,隨著游人的腳步移動,光影也隨之變化,似乎有無盡的生氣和流動變幻。而漏窗本身的花紋圖案則在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下,產(chǎn)生富有變化的陰影,成為點(diǎn)綴園景的活潑題材。
古人所作漏窗樣式,多利用器物的象征意義,來表達(dá)對某種事物的向往,例如利用花瓶的圖案,取其平平安安之意;用萬字文圖案,取意福壽綿長,萬壽無疆、富貴不斷等。
至于植物形式的漏窗,多是利用植物名字的諧音、品格等,表達(dá)漏窗的文化內(nèi)涵。用的一般都是海棠、荷花、石榴之類。動物紋樣的漏窗也有,諸如魚紋、編蝠等,常借形寓意來表現(xiàn)生活的向往。
至于木制漏窗,圖案也很繁復(fù)。都是用木板做成大格子,然后中間加細(xì)木條。圍成三角形的格子叫『象眼』,長方形的叫『山花』。這兩種都是直線格子。用弧線也有,像秋葉、海棠等。
用幾種線條組合的也有,諸如壽字、夔紋、六角穿梅等。有一種叫“如意菱花”的格子,外面以紙糊上,陽光投過來的時候最為雅致,至于用絳素紗及梅花簟來遮也還好,就是少了分明亮與素凈。
四合院景觀墻上有了漏窗,就像是多了一雙眼睛,讓人可以在微觀處欣賞不同的景色。